630小说网

630小说网>胡适留学日记打牌片段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我写这一大段话,是要我的读者明白我为什么在百忙的学生生活里那样起劲写札记。

我开始写札记的时候,曾说&ldo;自传则吾岂敢&rdo;(卷三首页)。但我现在回看这些札记,才明白这几十万字是绝好的自传。这十七卷写的是一个中国青年学生五七年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他自己记他打牌,记他吸纸烟,记他时时痛责自己吸纸烟,时时戒烟而终不能戒;记他有一次忽然感情受冲动,几乎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信徒;记他在一个时期里常常发愤要替中国的家庭社会制度作有力的辩护;记他在一个男女同学的大学住了四年,而不曾去女生宿舍访过女友;记他爱管闲事,爱参加课外活动,爱观察美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到处演说,到处同人辩论;记他的友朋之乐,记他主张文学革命的详细经过,记他的信仰思想的途径和演变的痕迹。(在这里我要指出,札记里从不提到我受杜威先生的实验主义的哲学的绝大影响。这个大遗漏是有理由的。我在一九一五年的暑假中,发愤尽读杜威先生的着作,做有详细的英文提要,都不曾收在札记里。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成了我自己的哲学基础。但一九一五年夏季以后,文学革命的讨论成了我们几个朋友之间一个最热闹的题目,札记都被这个具体问题占去了,所以就没有余力记载那个我自己受用而不发生争论的实验主义了。其实我写《先秦名学史》、《中国哲学史》都是受那一派思想的指导。我的文学革命主张也是实验主义的一种表现;《尝试集》的题名就是一个证据。札记的体例最适宜于记载具体事件,但不是记载整个哲学体系的地方,所以礼记里不记载我那时用全力做的《先秦名学史》论文,也不记载杜威先生的思想。)这就是我的留学时代的自传了。

这十七卷的材料,除了极少数(约有十条)的删削之外,完全保存了原来的真面目。我后来完全不信任何神教了,但我不讳我曾有一次&ldo;自愿为耶稣信徒&rdo;。我后来很攻击中国旧家庭社会的制度了,但我不删削我当年曾发愤要着一部《中国社会风俗真诠》,&ldo;取外人所着论中国风俗制度之书一一评论其得失&rdo;(页一○三)。我近年已抛弃我的不抵抗主义的和平论了,但我完全保存了札记里我的极端不抵抗主义的许多理论。这里面有许多少年人的自喜、夸大、野心、梦想,我也完全不曾删去。这样赤裸裸的记载,至少可以写出一个不受成见拘缚而肯随时长进的青年人的内心生活的历史。

因为这一点真实性,我觉得这十几卷札记也许还值得别人的一读。所以此书印行的请求,我拒绝了二十年,现在终于应允了。

整理这一大批札记的工作,我的朋友章希吕用力最多最勤(札记的分条题目,差不多全是希吕拟的),我要特别致谢。亚东图书馆的几位朋友的抄写、整理、校印,也是我很感谢的。

最后,我用十分谢意把这部札记献给我的死友许怡荪。他在二十年前曾摘抄《藏晖室札记》在《新青年》上陆续登载。这部札记本来是为他记的,它的印行也是他最盼望的。

一九三六,七,二十

在太平洋上总统柯立芝船里

第4章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至十月卅日(1)

(在康乃耳大学农学院)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星一)

辛亥元旦。作家书(母四)。考生物学,尚无大疵。

今日《五尺丛书》送来,极满意。《五尺丛书》(fivefoot射lf)又名《哈佛丛书》(harvardclassics),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着,印成五十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ldo;五尺&rdo;之名。

今日有小诗一首:

永夜寒如故,朝来岁已更。层冰埋大道,积雪压孤城。

往事潮心上,奇书照眼明。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名。

一月卅一日(星二)

保民有母丧,以一诗寄之:

雪压孤城寒澈骨,天涯新得故人书。

惊闻孙绰新庐墓,欲令温郎悔绝裾。

秋草残阳何限憾,升堂拜母巳成虚。

埋忧幸有逃名策,柘涧山头筑隐居。

二月一日(星三)

读英文诗。作植物学报告。得云五一片。

余初意此后不复作诗,而入岁以来,复为冯妇,思之可笑。

二月二日(星四)

考英文,计默诗三首,作五题。得仲诚一书。温德文。读《时报》十数纸。

二月三日(星五)

考德文。温植物学。

二月四日(星六)

考植物学。

连日以温课失眠,今日下午无事,昼寝三小时,醒后一浴,畅快极矣。

作家书(兄二)。夜与同居诸君烹鸡煮面食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相邻推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